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隸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院,是我國唯一集運載火箭、空間飛行器和武器地面系統產品制造、總裝測試和發射場服務于一體的國有綜合型航天骨干企業。在6 月13 日開幕的上海模具展上(DMC2017), 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以三臺增材制造設備華麗亮相,吸引了眾多觀眾的駐足,據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科瑞工業研究所(以下簡稱科瑞所)所長楊洋先生介紹,這也是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在裝備制造領域的首秀。
近年來,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在圓滿完成各軍品型號科研生產任務的同時,堅持“以軍促民、軍民融合”發展方針,在各領域努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科瑞所就是這一發展方針下的成果。本屆展會,科瑞所展出了SLM280 設備、SLM350
設備以及LMD6000 激光熔融沉積成形技術,“這些設備都打印過‘上天’的產品,運載火箭、飛船、衛星等航天產品上都留有他們的足跡,它們都是經過航天應用檢驗過的,絕對保證可靠性。”楊所長表示,雖然這是科瑞所首次攜自主研發的增材制造設備來接受市場的檢驗,但是這些設備都不是“新兵”,是經過實踐洗禮的,而且這些產品去年已經銷售
至上海航天八院外的企業,現在還有很多航空航天企業也在考察詢問中。
“雖然航空航天領域是這些增材設備的突破口,但它們的應用絕不止于一個領域,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選擇模具行業展會來參展的原因。”楊所長很明確地指出了科瑞所對于增材制造設備的市場定位,他說,“模具是國家制造業的基礎保障,是3C 消費、汽車等工業的基礎,可以說,模具的精度、柔性以及模具的溫度、力等多場工藝控制技術直接決定了中國制造這四個字的地位。談到模具行業的轉型升級,也就不得不談到增材制造技術,針對異形難加工材料的模具、針對創新的具有隨形冷卻管道的模具,以及對于模具的修復與再制造和無模具制造,增材制造都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模具領域,增材制造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科瑞所對模具市場的預期是非常樂觀的。
目前,科瑞所針對異形管路打印、冷卻管路通粉技術、制件去支撐技術、熔覆修復技術以及內部復雜結構的檢測技術等都有優勢的技術積累,可以接受模具打印、模具修復以及產品制件打印等技術服務,同時也可以進行面向增材制造的產品設計實現特定產品的無模具制造。
除了增材制造之外,科瑞所的研究方向還包括智能傳感、機器人、特種裝備(攪拌摩擦焊)、測控裝備以及智能儲運裝備,這些產品都是首先在航天領域產品中得到充分應用實踐、后又經過梳理再市場化面向大眾的。隨著產業的推動升級,科瑞所還在不斷地進行著嘗試和突破,楊所長介紹說,科瑞所要被打造成上海航天面向智能制造的一張名片,并于今年內在上海市軍民融合的核心區建立智能制造中心,為推動航空航天、能源、核工業、軌道交通、汽車以及船舶等國家重點領域的發展全力以赴。

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科瑞工業研究所所長楊洋先生
|